LNG汽车产业的爆发
http://www.cction.com  2013-01-15 10:06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由于气源的限制,中企顾问网分析认为LNG汽车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气源地及西气东输管网周边辐射区,以及靠近LNG海上接气站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1、LNG汽车经济性再分析
 
经济性是推动LNG汽车需求爆发的最关键因素之一。由于LNG 汽车需要使用特定的燃气发动机并配备1-2 个LNG气瓶,根据中企顾问网的了解,单个LNG 汽车较普通柴油车初次购置成本要高出6-10万元。但在油价高企且预期走高的时代里,相比之下价格较为低廉的天然气是众多车主选择燃气汽车的根本原因。
 
《2012-2016年中国绿色汽车市场评估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指出:选择LNG汽车主要的运用领域(包括公交车、客车、重卡),综合考虑改装成本与燃料成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购置LNG 汽车带来的初次购置成本增加在一年半之内均能回收。并且对于平均运输里程最长的重卡而言,回收期只需不到一年。回收期后,每年可节约燃料成本超过15 万元,经济性极其突出。
  
LNG根据到天然气原产地距离和来源不同,各地价格差异明显大于0#柴油各地价格差异。中企顾问网按照去年11 月30 日各地LNG 生产企业的出厂价加上一定加成估算终端零售价,可以看到在新疆、内蒙等中西部天然气原产区,LNG出厂价最低不到3 元/Nm3,估计终端零售价不到4 元/Nm3,而在沿海地区通过LNG接气站进口的LNG 出厂价均已超过4 元/Nm3,最高的中海油珠海出厂价达到4.58 元/Nm3,估计到加气站终端最高零售价将达到5.58 元/Nm3。
 
由于气源的限制,中企顾问网分析认为LNG 汽车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气源地及西气东输管网周边辐射区,以及靠近LNG 海上接气站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根据各地LNG 价格差距巨大的特点,我们以LNG 重卡为例,对每年节约的燃料成本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现今7-7.5 元/升0#柴油价格为标准,在新疆、内蒙等西部LNG 价格不到4 元/Nm3 的地区使用LNG 重卡每年可节约燃料成本16-25万元,而在沿海LNG 价格5-5.5 元/Nm3 的地区,使用LNG 重卡每年可节约燃料成本3-11 万元。明显,LNG 重卡在中西部地区更具经济性。即使未来LNG 价格因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而温和上涨,在西部地区使用LNG 重卡仍然是明智之选,需求对LNG 价格的弹性较小。而在沿海地区LNG 重卡需求对LNG 价格的弹性较大,如果油价下降而气价上升,LNG 重卡可能会失去原有经济性。
 
2、LNG公交客车是未来燃气汽车新趋势
 
LNG 汽车在燃气重卡领域基本属于一块新市场,而在公交、客车领域则是不仅是替代传统柴油燃料,更是对CNG 的替代。中企顾问网认为LNG汽车较CNG 汽车在环保性、安全性、续航能力和充装速度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很可能成为燃气公交,燃气客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2012年4 月,广州市环保局宣布,广州的公交车将逐步替换成LNG 汽车。此前,湛江、深圳、中山、珠海都已大力推广LNG 公交车。广东省规定,珠三角新增的城市公交车必须是LNG 车、混合动力车、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国家发改委最新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也明确将LNG 汽车作为燃气汽车中的重点推广对象列为鼓励发展类中。种种迹象表明,政府对燃气汽车的关注已经从CNG 转向LNG,预计还未对公交进行“油改气”的城市未来更可能跳过CNG 直接进行LNG 改装,从而提升LNG 公交在燃气公交中的比例。
 
LNG加气站建设正加速
 
按照LNG 汽车网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2 年11 月,全国共有376 个LNG 加气站,预计到年底这一数量将突破400 个。LNG 加气站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等靠近气源的地区,或分布在山东、广州、江苏、福建、浙江等靠近LNG 海上接气站的地区。虽然相比于2011 年底全国仅100 座左右的LNG 加气站数量,2012年LNG 加气站建设有明显提速。
 
  
经济性是推动LNG汽车需求爆发的最关键因素之一。由于LNG 汽车需要使用特定的燃气发动机并配备1-2 个LNG气瓶,根据中企顾问网的了解,单个LNG 汽车较普通柴油车初次购置成本要高出6-10万元。但在油价高企且预期走高的时代里,相比之下价格较为低廉的天然气是众多车主选择燃气汽车的根本原因。
《2012-2016年中国绿色汽车市场评估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指出:选择LNG汽车主要的运用领域(包括公交车、客车、重卡),综合考虑改装成本与燃料成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购置LNG 汽车带来的初次购置成本增加在一年半之内均能回收。并且对于平均运输里程最长的重卡而言,回收期只需不到一年。回收期后,每年可节约燃料成本超过15 万元,经济性极其突出。
    LNG汽车经济性分析

LNG根据到天然气原产地距离和来源不同,各地价格差异明显大于0#柴油各地价格差异。中企顾问网按照去年11 月30 日各地LNG 生产企业的出厂价加上一定加成估算终端零售价,可以看到在新疆、内蒙等中西部天然气原产区,LNG出厂价最低不到3 元/Nm3,估计终端零售价不到4 元/Nm3,而在沿海地区通过LNG接气站进口的LNG 出厂价均已超过4 元/Nm3,最高的中海油珠海出厂价达到4.58 元/Nm3,估计到加气站终端最高零售价将达到5.58 元/Nm3。
由于气源的限制,中企顾问网分析认为LNG 汽车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气源地及西气东输管网周边辐射区,以及靠近LNG 海上接气站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根据各地LNG 价格差距巨大的特点,我们以LNG 重卡为例,对每年节约的燃料成本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现今7-7.5 元/升0#柴油价格为标准,在新疆、内蒙等西部LNG 价格不到4 元/Nm3 的地区使用LNG 重卡每年可节约燃料成本16-25万元,而在沿海LNG 价格5-5.5 元/Nm3 的地区,使用LNG 重卡每年可节约燃料成本3-11 万元。明显,LNG 重卡在中西部地区更具经济性。即使未来LNG 价格因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而温和上涨,在西部地区使用LNG 重卡仍然是明智之选,需求对LNG 价格的弹性较小。而在沿海地区LNG 重卡需求对LNG 价格的弹性较大,如果油价下降而气价上升,LNG 重卡可能会失去原有经济性。
2、LNG公交客车是未来燃气汽车新趋势
LNG 汽车在燃气重卡领域基本属于一块新市场,而在公交、客车领域则是不仅是替代传统柴油燃料,更是对CNG 的替代。中企顾问网认为LNG汽车较CNG 汽车在环保性、安全性、续航能力和充装速度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很可能成为燃气公交,燃气客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2012年4 月,广州市环保局宣布,广州的公交车将逐步替换成LNG 汽车。此前,湛江、深圳、中山、珠海都已大力推广LNG 公交车。广东省规定,珠三角新增的城市公交车必须是LNG 车、混合动力车、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国家发改委最新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也明确将LNG 汽车作为燃气汽车中的重点推广对象列为鼓励发展类中。种种迹象表明,政府对燃气汽车的关注已经从CNG 转向LNG,预计还未对公交进行“油改气”的城市未来更可能跳过CNG 直接进行LNG 改装,从而提升LNG 公交在燃气公交中的比例。
LNG加气站建设正加速
按照LNG 汽车网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2 年11 月,全国共有376 个LNG 加气站,预计到年底这一数量将突破400 个。LNG 加气站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等靠近气源的地区,或分布在山东、广州、江苏、福建、浙江等靠近LNG 海上接气站的地区。虽然相比于2011 年底全国仅100 座左右的LNG 加气站数量,2012年LNG 加气站建设有明显提速。
               2012年各省市LNG 加气站数量统计
 |     省份  | 
       LNG 加气站数量  | 
  
|     山东  | 
       80  | 
  
|     新疆  | 
       50  | 
  
|     内蒙古  | 
       37  | 
  
|     河南  | 
       19  | 
  
|     河北  | 
       18  | 
  
|     广州  | 
       17  | 
  
|     江苏  | 
       16  | 
  
|     陕西  | 
       16  | 
  
|     甘肃  | 
       15  | 
  
|     福建  | 
       13  | 
  
|     浙江  | 
       12  | 
  
|     辽宁  | 
       11  | 
  
|     山西  | 
       10  | 
  
|     贵州  | 
       9  | 
  
|     安徽  | 
       8  | 
  
|     湖北  | 
       8  | 
  
|     宁夏  | 
       7  | 
  
|     重庆  | 
       4  | 
  
|     江西  | 
       3  | 
  
|     海南  | 
       3  | 
  
|     广西  | 
       3  | 
  
|     吉林  | 
       2  | 
  
|     北京  | 
       2  | 
  
|     天津  | 
       2  | 
  
|     四川  | 
       2  | 
  
|     青海  | 
       2  | 
  
|     云南  | 
       2  | 
  
|     湖南  | 
       1  | 
  
 资料来源:中企顾问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