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吡啶碱行业发展现状
本文导读:国内吡啶价格若按最低价2.6万元/吨计算,涨幅如果在30%左右的话,预计未来的价格会在3.5万元/吨左右。
据调查:目前国内已投产的吡啶碱的主要生产企业有8家,红太阳是规模最大的生产厂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装置位于江苏和安徽;南通凡特鲁斯有限公司(前南通瑞利)是第一家在国内生产吡啶碱的公司,是美国瑞利公司在2001年与南通醋酸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公司,2010年底美国瑞利回购南通醋酸的股份成为独资公司,2011年被美国的凡特鲁思公司收购;山东绿霸化学品有限公司是另一家正常生产公司;唐山晨虹、潍坊绿橄榄和沙隆达是在2011年陆续完成装置安装的公司,目前正在试生产。以上6家公司均采用醛氨生产工艺,主要产品是吡啶和3-甲基吡啶(产出比例大概是2:1,此外还可分离出少量3,5-二甲基吡啶)。位于河南省的新乡恒基化工和新乡市博科采用乙炔-乙腈法只能生产2-甲基吡啶,主要用于生产丁苯吡胶乳(用于胶黏剂)。
我国吡啶碱前几年开工很低,仅有20-30%,近两年由于技术成熟度提高,开工率逐年提高,主要生产企业如红太阳和绿霸公司的开工率达到了60%以上,凡特鲁斯引进国外技术,开工率一直很高。国内其他企业由于分离技术不过关,杂质含量较多,因此开工率一直不理想。2011年我国主要吡啶类产品的产能有15万吨/年左右,产量仅为5.53万吨。
我国吡啶碱的需求快速增加。2011年,我国吡啶碱的消费量是7.5万吨,过去5年的复合增长近30%。其中消费吡啶4.5万吨,同比增长18.4%;消费3-甲基吡啶2万吨,同比增长18.3%。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吡啶及其系列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一方面由于农资产品市场的需求增长较快,近年来农药领域的除草剂和杀虫剂企业对吡啶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国内医药和日化领域对吡啶系列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出现了较大增长;此外国内市场对丁吡胶乳和乙烯基吡啶等化工原料的需求量也比较大。预计到2015年,我国吡啶类各产品的总消费量将达到9.2万吨,未来几年的年均增长率约9%。
吡啶碱主要消费领域是农用化学品、医药化学品、食品及饲料添加剂、日用化学品、染料等。在我国吡啶碱的消费结构为农用化学品占45%,医药化学品占23%,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占21%,其他占11%。在吡啶类化合物中,消费量最大的是吡啶和3-甲基吡啶,合计占总消费量的86%。

吡啶类化合物中各种类的消费量

国内市场流通的商品吡啶绝大部份来自于进口,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吡啶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指出:进口价逐年下滑是导致反倾销的主要原因。2006~2011年我国吡啶及其盐进口量总体增加,单价逐步下滑。由于吡啶的供应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国内市场的商品吡啶绝大部份来自于进口,2011年的净进口量达到1.4万吨,自2007年起,进口单价不断下滑。
|   年份  | 
  进口量(t)  | 
  进口到岸价(美元/t)  | 
  出口量(t)  | 
  进出口(t)  | 
|   2006  | 
  10193  | 
  4784  | 
  2977  | 
  7216  | 
|   2007  | 
  16751  | 
  5580  | 
  2328  | 
  14423  | 
|   2008  | 
  20269  | 
  5445  | 
  4223  | 
  16046  | 
|   2009  | 
  19371  | 
  3795  | 
  2665  | 
  16706  | 
|   2010  | 
  21404  | 
  3464  | 
  1954  | 
  19450  | 
|   2011  | 
  17164  | 
  3636  | 
  3262  | 
  13902  |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中企顾问网整理
2011年来自于印度的吡啶占总进口量的74%。2011年我国吡啶进口总量为1.7万吨。其中来自于印度的产品占比达74%以上,加上日本的9%,合计达到83%以上。2012年1-9月的进口总量达到1.63万吨,较11年同期增长29.2%,进口总量中来自于印度的比例下滑至48%,日本进口量占比近10%,合计将近60%,而美国产品占总进口量的比例由2011年的7%大幅增加至12年前三季度的30%。
来自于印度的吡啶平均到岸价格由2011年的3636美元/吨下降至2012年1-9月的3281美元/吨,按照美元汇率6.3计算,计算17%的增值税和6%的进口优惠税率,加上每吨几百元的港口转运管理等杂费,则进口吡啶及其盐的成本价格约26000元/吨,在国内吡啶的生产成本附近。
2011年中国吡啶进口概况
|   产销国  | 
  进口数量(t)  | 
  进口占比(%)  | 
  进口金额(万美元)  | 
  进口到岸价(美元/t)  | 
|   印度  | 
  12760  | 
  74.3%  | 
  4652  | 
  3645  | 
|   台湾省  | 
  1568  | 
  9.1%  | 
  548  | 
  3495  | 
|   日本  | 
  1557  | 
  9.1%  | 
  558  | 
  3584  | 
|   美国  | 
  1262  | 
  7.4%  | 
  422  | 
  3340  | 
|   小计  | 
  17147  | 
  99.9%  | 
  6179  | 
  3604  | 
|   总计  | 
  17164  | 
  100.0%  | 
  6240  | 
  3636  |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中企顾问网整理
|   产销国  | 
  进口数量(t)  | 
  进口占比(%)  | 
  进口金额(万美元)  | 
  进口到岸价(美元/t)  | 
|   印度  | 
  7873  | 
  48.4%  | 
  2744  | 
  3485  | 
|   美国  | 
  4883  | 
  30.0%  | 
  1365  | 
  2796  | 
|   台湾省  | 
  1874  | 
  11.5%  | 
  641  | 
  3420  | 
|   日本  | 
  1610  | 
  9.9%  | 
  515  | 
  3202  | 
|   小计  | 
  16240  | 
  99.7%  | 
  5266  | 
  3242  | 
|   总计  | 
  16282  | 
  100.0%  | 
  5342  | 
  3281  |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中企顾问网整理

资料来源:中企顾问网整理
目前国内供应量已显紧张,若此时来自印度和日本的供应减少的话,国内供应紧张必然会触发吡啶价格上涨。国内吡啶价格若按最低价2.6万元/吨计算,涨幅如果在30%左右的话,预计未来的价格会在3.5万元/吨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