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特征解析
http://www.cction.com 2013-01-28 10:11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我国的智能建筑业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如经济发展一样,也因地域性的社会经济程度不同而发展的不均衡。智能建筑群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及南方的发达地区,在中西部的建筑领域还很少涉及智能化。
智能建筑是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设计,从而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具有高效、舒适、便利环境的建筑空间。
2005年智能建筑行业市场首次突破200亿元,随后几年间行业年均增速在20%以上,2012年市场规模约达到861亿元。
现阶段我国建筑智能行业发展特征如下:
1、智能建筑在我国总体发展不均衡
我国的智能建筑业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如经济发展一样,也因地域性的社会经济程度不同而发展的不均衡。智能建筑群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及南方的发达地区,在中西部的建筑领域还很少涉及智能化。调查显示,华北地区的智能建筑占33.7%,华东地区占28.3%,华南地区占20.6%,这种差距纵然跟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有关,但是不均衡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整体建筑智能化是不利的。
2、上游产品国产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缺乏自主创新产品
经过近些年的迅猛发展,处于产业链上游的智能建筑产品已经大多数实现国产化,网络通讯类产品、安防类产品、楼控类产品、视频会议类产品等基本上能与外国产品平分秋色,在部分领域还更胜一筹,但是,国产化水平和市场份额还是远远不够,且国货主要还是充斥在中低端建筑市场,高端市场基本被进口产品所覆盖。究其原因,无非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目前国内大部分产品都是对国外产品的模仿,缺乏深入的技术研发,导致自主原创的“国货”很少。
3、缺乏能够提供全过程服务水平的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
系统集成商,是指具备系统集成资质,能对行业用户实施系统集成的企业,拥有一批多专业的技术人员,而且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和相关执业资格。系统集成商的水平决定了智能建筑设计、规划、施工、监理、验收一整套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实用性。目前,国内的许多系统集成商还没有摆脱“高级安装工”的形象,在前期策划、规划设计、深化设计、系统配置、产品选型、个性化应用开发、链路检测、系统调试以及运行维护等方面与国外同行相比还有很多欠缺。具有相关行业高级资质,能够提供全过程服务水平的系统集成商还较少,大部分系统基础上只在某一领域比较擅长,工程中诸多问题还要依赖上游产品商来解决,没有把各类的产品消化吸收到智能体系中去,没有把高技术含量的智能化工程做出特色,这样就难以承担多专业之间的统领、协调、融合等任务。
2005年智能建筑行业市场首次突破200亿元,随后几年间行业年均增速在20%以上,2012年市场规模约达到861亿元。
2010-2012年中国建筑智能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中企顾问网整理
现阶段我国建筑智能行业发展特征如下:
1、智能建筑在我国总体发展不均衡
我国的智能建筑业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如经济发展一样,也因地域性的社会经济程度不同而发展的不均衡。智能建筑群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及南方的发达地区,在中西部的建筑领域还很少涉及智能化。调查显示,华北地区的智能建筑占33.7%,华东地区占28.3%,华南地区占20.6%,这种差距纵然跟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有关,但是不均衡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整体建筑智能化是不利的。
2、上游产品国产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缺乏自主创新产品
经过近些年的迅猛发展,处于产业链上游的智能建筑产品已经大多数实现国产化,网络通讯类产品、安防类产品、楼控类产品、视频会议类产品等基本上能与外国产品平分秋色,在部分领域还更胜一筹,但是,国产化水平和市场份额还是远远不够,且国货主要还是充斥在中低端建筑市场,高端市场基本被进口产品所覆盖。究其原因,无非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目前国内大部分产品都是对国外产品的模仿,缺乏深入的技术研发,导致自主原创的“国货”很少。
3、缺乏能够提供全过程服务水平的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
系统集成商,是指具备系统集成资质,能对行业用户实施系统集成的企业,拥有一批多专业的技术人员,而且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和相关执业资格。系统集成商的水平决定了智能建筑设计、规划、施工、监理、验收一整套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实用性。目前,国内的许多系统集成商还没有摆脱“高级安装工”的形象,在前期策划、规划设计、深化设计、系统配置、产品选型、个性化应用开发、链路检测、系统调试以及运行维护等方面与国外同行相比还有很多欠缺。具有相关行业高级资质,能够提供全过程服务水平的系统集成商还较少,大部分系统基础上只在某一领域比较擅长,工程中诸多问题还要依赖上游产品商来解决,没有把各类的产品消化吸收到智能体系中去,没有把高技术含量的智能化工程做出特色,这样就难以承担多专业之间的统领、协调、融合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