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节能行业现状与发展形势
本文导读:到2015年,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2010年下降18%、18%、18%、20%、20%、22%、20%、20%、18%。
工业节能即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近年来,工业领域的能源消耗量一直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70%以上。其中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九大重点耗能行业用电量占整个工业企业用电量的60%以上。“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出台后,工业节能已成为“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十一五”期间,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9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24亿吨标准煤左右,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2005年的70.9%上升到2010年的73%左右,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2005年的71.3%上升到2010年的77%左右。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1.8%下降至2010年的40.2%,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2.7%下降至2010年的30.3%。总体来说,“十一五”期间工业节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节能减排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二、工业节能行业形势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仍不断增加,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严峻。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继续增加,工业和高耗能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国家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要求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同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控制,也将对工业发展形成硬约束。从国际看,竞争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工业节能降耗构成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博弈日趋激烈,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加速形成,一些发达国家对出口国产品的能效水平和碳足迹提出更高要求。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产品资源能源消耗高,出口将面临巨大压力。从现实情况看,重工业发展增速快于轻工业,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处于较高水平,单位工业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节能潜力仍然很大。
1、我国能源供给紧张,逼迫企业节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年均约10%的增长速度,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能源和环境代价。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2010年也已经成为能源消费第一大国。



近年来,随着国内能源价格的升高,企业节能的经济效益凸显。目前我国仍然维持着“市场煤、计划电”的格局,电力企业仍有上调电价内在需求。以水泥行业为例,电费支出是水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30%左右,企业效益对电价高度敏感,水泥厂余热发电项目投资为每千瓦装机约7000元左右,低温余热发电的供电成本通常在0.07~0.15元/kWh,外购电价普遍在0.5~0.65元/kWh。余热发电的供电可满足水泥生产用电的1/3~1/4,吨水泥成本可降低12~15元,投资回收期在3~4年之间。如果电价上涨,带来的经济效益会给建设余热发电带来额外的动力。
3、政策推动节能行业的发展
我国政府支持节能行业的发展,通过对高耗能企业提高准入标准,对能耗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取缔等途径,为节能行业提供市场。同时,国家还会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和税收优惠的形式,推动节能行业的发展。我国对合同能源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节能补贴,对节能电机的推广补贴,对垃圾发电的上网电价补贴等都是这一政策的具体表现。国家为支持我国节能行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相关的产业政策,引导行业的发展并为节能行业提供市场。
|   时间  | 
  政策  | 
  内容  | 
|   2005年7月  |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 
  5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要充分利用余热余能发电,尽量做到自给  | 
|   2005年12月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版)》  | 
  将“交流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开发及应用”列入鼓励类目录  | 
|   2006年2月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 
  将工业节能作为能源的优先主题  | 
|   2006年3月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 
  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列为基本国策,同时提出10大节能  | 
|   2006年7月  | 
  《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 
  支持企业节能研发,鼓励高效节能产品生产企业做大做强  | 
|   2006年7月  | 
  《“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  | 
  提出十大节能工程,给出实施意见  | 
|   2006年10月  | 
  《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 
  推广余热发电  | 
|   2006年12月  |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  | 
  推动节能技术发展  | 
|   2007年11月  | 
  《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奖励节能技术利用  | 
|   2008年4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限制高能耗产业,支持节能环保产业,淘汰落后产能  | 
|   2008年5月  | 
  《紧急落实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工作方案》  |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工程”  | 
|   2009年5月  |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  | 
  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 
|   2009年12月  | 
  《钢铁企业烧结余热发电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 
  推广余热发电  | 
|   2010年3月  | 
  《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 
  节能列入央企负责人考核  | 
|   2010年5月  | 
  《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  | 
  加强余热利用,并推进实施钢铁余热余压发电上网激励政策。  | 
|   2010年6月  |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中央财政安排20亿补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 
|   2010年4月  | 
  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  | 
  到2012年,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  | 
|   2011年6月  |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 
  与2005年相比,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0%,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1%  | 
|   2011年8月  |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 
  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  | 
|   2012年7月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 
  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 
|   2012年6月  |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 
  “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 
|   2012年6月  |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 
  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  | 
三、工业节能“十二五”期间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
2、主要行业目标
到2015年,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2010年下降18%、18%、18%、20%、20%、22%、20%、20%、18%。
3、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目标
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持续下降,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步缩小,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十二五”期间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目标
|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2010年  | 
  2015年  | 
  下降目标(%)  | 
|   1  | 
  吨钢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605  | 
  580  | 
  4.1  | 
|   2  | 
  铜冶炼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350  | 
  300  | 
  14.3  | 
|   3  | 
  铝锭综合交流电耗  | 
  千瓦时/吨  | 
  14013  | 
  13300  | 
  5.1  | 
|   4  | 
  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115  | 
  112  | 
  2.6  | 
|   5  | 
  平板玻璃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重箱  | 
  17  | 
  15  | 
  11.8  | 
|   6  | 
  乙烯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886  | 
  857  | 
  3.3  | 
|   7  | 
  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1402  | 
  1350  | 
  3.7  | 
|   8  | 
  烧碱生产综合能耗(离子膜法,30%)  | 
  千克标准煤/吨  | 
  351  | 
  330  | 
  6  | 
|   9  | 
  电石生产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1105  | 
  1050  | 
  5  | 
|   10  | 
  造纸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1130  | 
  900  | 
  20  | 
|   11  | 
  日用玻璃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437  | 
  380  | 
  13  | 
|   12  | 
  发酵产品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900  | 
  820  | 
  8.9  | 
|   13  | 
  日用陶瓷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1190  | 
  1110  | 
  6.7  | 
|   14  | 
  万米印染布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万米  | 
  2298  | 
  2114  | 
  8  | 
|   15  | 
  吨纱(线)混合数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368  | 
  339  | 
  8  | 
|   16  | 
  万米布混合数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万米  | 
  1817  | 
  1672  | 
  8  | 
|   17  | 
  粘胶纤维综合能耗(长丝)  | 
  千克标准煤/吨  | 
  4713  | 
  4477  | 
  5  | 
|   18  | 
  铸件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合格铸件  | 
  600  | 
  480  | 
  20  | 
|   19  | 
  多晶硅工艺能耗(高温氢化)  | 
  千克标准煤/吨  | 
  39000  | 
  33000  | 
  15.4  | 
|   20  | 
  多晶硅工艺能耗(低温氢化)  | 
  千克标准煤/吨  | 
  36000  | 
  30000  | 
  16.7  | 
4、淘汰落后产能目标
加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水泥(熟料及磨机)、平板玻璃、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制革、印染、化纤、铅酸蓄电池等工业行业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具体淘汰任务按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确定的“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执行。
5、重点节能工程投资需求
发展节能装备制造业,加大共性节能技术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加快节能装备的推广应用。节能装备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5%以上,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产业体系,培育1000家具有较强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投资共需求达5900亿元。
|   序号  | 
  工程名称  | 
  投资需求(亿元)  | 
  节能量(万吨标准煤)  | 
|   1  | 
  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工程  | 
  900  | 
  4500  | 
|   2  | 
  内燃机系统节能工程  | 
  600  | 
  3000  | 
|   3  | 
  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工程  | 
  700  | 
  3500  | 
|   4  | 
  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工程  | 
  600  | 
  3000  | 
|   5  | 
  热电联产工程  | 
  700  | 
  3500  | 
|   6  | 
  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工程  | 
  600  | 
  3000  | 
|   7  | 
  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工程  | 
  400  | 
  2000  | 
|   8  |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工程  | 
  900  | 
  1000  | 
|   9  | 
  节能产业培育工程  | 
  500  | 
  --  | 
|   
  | 
  合计  | 
  5900  | 
  23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