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高炉喷吹行业前景预测
本文导读:北方钢厂逐渐将烟煤混合的比例提高至30%-50%,近几年贫瘦精煤也开始作为补充原料以弥补无烟煤的紧缺,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高炉喷吹煤技术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在生铁冶炼环节的主要作用是部分替代冶金焦,降低焦炭。另外可提高高炉风,加大冶炼强度,提高生铁产量水平。最初完全是采用阳泉无烟煤作为原料,但由于无烟煤储量偏小,日益稀缺,市价逐年攀升,开始采用长焰煤与无烟煤混合喷吹,同时氮气保护系统的试验成功也使得烟煤作为喷吹原料加速推广,烟煤和无烟煤混喷有利于提高喷煤比和煤焦置换比。烟煤挥发高,且含有一定水分,进入风口后会爆裂,促进分解燃烧和残碳燃烧,燃烧效率高。
北方钢厂逐渐将烟煤混合的比例提高至30%-50%,近几年贫瘦精煤也开始作为补充原料以弥补无烟煤的紧缺,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从2003-2009 年来看,无烟喷吹煤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从2003 年的80.2%降至38%。贫瘦喷吹煤所占的比例呈现上升态势,从2003 年的13.3%升至40%,由于贫瘦煤相对储量大,而无烟煤较为稀缺,而且保护性开发,这一趋势仍将延续。
喷吹煤的技术演变路径

高炉喷吹三大煤种比较
煤种  | 固定碳  | 挥发分  | 灰分  | 特点  | 安全防护措施  | 
无烟煤  | 60%~80%   | <10%   | 6%~30%   | 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低,着火温度高  | 可不采取特殊的安全防护措施  | 
烟煤  | 40%~70%   | 15%~40%   | 7%~30%   | 碳含量较低,挥发分高,着火温度较低  | 必须采取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  | 
褐煤  | 40%左右  | >40%   | -  | 含水分高,着火温度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  | 采取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  | 
资料来源:中企顾问网整理
受益于国家投资政策的拉动,国内钢铁产能逐步放大,对于焦煤及焦炭的需求也在增加,但优质炼焦煤资源日益匮乏,并已列入国家保护性开发范围,钢厂节约冶炼成本也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喷吹煤由于可替代部分焦炭,降低炼铁焦比及成本,加速发展势在必行。据预测,“十二五”末全国喷吹煤需求约1.2 亿吨,年复合增速为13.3%,其中贫瘦煤喷吹占比逐年提升,需求有望达到6000 万吨,同时钢厂喷煤比也将由目前的148kg/吨升至164kg/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国喷吹煤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阳泉、永城、晋城、宁夏汝箕沟、京西、焦作、兰花、神火、峰峰、邯郸、皖北等无烟煤矿区,潞安、西山、鹤壁等贫煤、瘦煤矿区,以及东胜、神府、大同等弱粘煤矿区。而生产高炉喷吹煤的企业中,无烟煤喷吹主要以阳煤集团、神华宁煤集团、晋煤集团及河南永城等为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