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长四大推动因素
本文导读:目前对于中国的电影制作公司来说应该是梦寐以求的快乐时光,只要内容过得去,并不需要奋力划桨,银幕数量的水位快速增长使得票房自然就水涨船高。
中国电影市场在比较低的基础上在过去10 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全国城市电影票房从2003 年的9.3 亿元增长到2012 年的170.73 亿元。最近两年的票房增长率都接近30%。
而2013 年开始更是呈现出加速增长迹象,2013 年1-3 月电影票房为52.48 亿元,同比增长38.3%,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36.15亿元,同比增长119%。
2004-2013年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亿元
年度  | 电影票房  | 同比增速  | 
2004年  | 15  | 66.7%  | 
2005年  | 21  | 40.0%  | 
2006年  | 26  | 23.8%  | 
2007年  | 33  | 26.9%  | 
2008年  | 43  | 30.3%  | 
2009年  | 62  | 44.2%  | 
2010年  | 102  | 64.5%  | 
2011年  | 131  | 28.4%  | 
2012年  | 171  | 30.5%  | 
2013年一季度  | 52  | 38.3%  | 
资料来源:中企顾问网整理
一、电影票价相对稳定
从票价因素来看,中国的电影平均票价从2006 年的29.66 元增长到2012 年的36.56 元,6 年增长了23.3%,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3.6%。而近两年的票价基本在一个稳定的水平,2011 年的平均票价同比略为增长了2.1%, 2012 年的平均票价同比略有下降了1.1%。
2006-2012年中国电影票价走势:元/张
年度  | 电影票均价  | 同比增速  | 
2006年  | 29.66  | ——  | 
2007年  | 29.18  | -1.6%  | 
2008年  | 30.79  | 5.5%  | 
2009年  | 30.94  | 0.5%  | 
2010年  | 36.2  | 17.0%  | 
2011年  | 36.97  | 2.1%  | 
2012年  | 36.56  | -1.1%  | 
资料来源:中企顾问网整理
同一期间美国的电影平均票价从2006 年的6.55 美元增长到2012 年的7.96 美元,6 年增长了21.5%。中国的电影票价的涨幅和成熟市场的美国相比基本一致。中国电影票价不是票房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但电影票价的平稳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更频繁到电影院观看电影。
中国和美国的电影平均票价(人民币元)

从几个国家的电影票价水平来看,中国的电影票价为5.9 美元,大幅低于日本的15.5 美元,但和韩国和7 美元和美国的8 美元的平均票价相比,差距已经不大。我们预计未来中国电影票价将不会有明显的增加。
全球主要国家电影平均票价对比分析:美元/张

       二、观影人次快速增长
随着影院的增加,中国的每年的电影观影人次从2006 年的0.89 亿人次大幅增加到2012 年的4.67 亿人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5%。2011 年和2012 年的观影人次分别同比增长了26.3%和31.6%。观影人次的增长是推动中国电影票房增长的驱动因素。
2006-2012年中国电影历年观影人次:万人
年度  | 历年观影人次  | 同比增速  | 
2006年  | 8900  | ——  | 
2007年  | 11400  | 28.1%  | 
2008年  | 14100  | 23.7%  | 
2009年  | 20000  | 41.8%  | 
2010年  | 28100  | 40.5%  | 
2011年  | 35500  | 26.3%  | 
2012年  | 46700  | 31.5%  | 
资料来源:中企顾问网整理
虽然中国电影票房比十年前已经有很大的增长,但从人均观看电影次数的国际比较来看,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如果按总人口计算,2012 年国民人均到电影院观看电影只有0.34 次,即使按城镇人口7.12 亿来计算,年人均观看电影次数也只有0.66 次,也就是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3 年才看2 次电影。
全球主要国家人均每年观看电影次数:次

       对比各国人均每年观看电影次数的数据和上文各国电影票价数据,电影票价相对较高的国家,如日本,人均每年观看电影的次数就相对较低;而电影票价相对较低的国家,如美国、韩国,人均每年观看电影的次数就相对较高。中国的电影票价低于美国和韩国,因此未来中国的城市人均观看次数将会向接近美国和韩国的水平发展。假设5 年后中国的城市人均每年观看电影次数达到3 次(低于美国和韩国的数字),而城市人口相比2012 年没有增加,仍为7.12 亿,而电影票价略有下降到36 元,则届时中国一年的电影总票房将达到769 亿元,是2012 年票房171 亿元的4.5 倍。而事实上随着中国城镇化的继续推进,5 年后的城镇人口必然要明显高于现在。随着经济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带来城市居住人口的增加,可以预计未来中国每人观看电影的次数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中国的电影市场现在还处于增长的初级阶段,未来市场规模有充足的持续增长的时间和空间。
       三、单部电影票房产出增加
由于银幕数量的增加和人们观看电影习惯的逐步形成,同样题材,质量水平也相似的商业化电影可以比几年前获得更高的票房。例如2010 年的《人在囧途》和2012 年《人再囧途之泰囧》都获得了比较好的口碑,而前者当年的票房是3690 万元,后者则创下了超过12 亿元的票房纪录。2008 年的《画皮》和2012 年的《画皮2》的评分近似,也都是该年份成功的商业电影代表作之一,而《画皮2》比《画皮》多出了接近5 亿元的票房,远远超出《画皮2》3D 票价带来的增量。
同样是成龙主演的电影,在口碑差不多的情况下,2012 年的《十二生肖》比2010 年的《大兵小将》多收了7 亿元的票房。2012 年的《泰坦尼克号3D》虽然只是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老片转制为3D,在中国内地获得了9.75 亿元的票房,超过了该片全球中国以外所有地区的票房总和。
目前对于中国的电影制作公司来说应该是梦寐以求的快乐时光,只要内容过得去,并不需要奋力划桨,银幕数量的水位快速增长使得票房自然就水涨船高。
类似电影的票房比较
年份  | 电影  | 票房(万元)  | 
2008   | 画皮   | 22930   | 
2012   | 画皮2   | 72640   | 
2010   | 人在囧途   | 3690   | 
2012   | 人再囧途之泰囧  | 124353   | 
2010   | 大兵小将   | 15380   | 
2012   | 十二生肖   | 86375   | 
四、银幕数量的增加
观影人次的增加的两个主要推动因素是银幕数量的增加和电影内容质量的提高。而在当前阶段,银幕数量的增加是观影人次增加的关键驱动因素。从2006 年到2012 年,国内银幕数量和观影人次的相关系数高达0.981。
中国的电影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中,银幕数量从2002 年的1834 块增长到2012 年年底的13118 块。2011 年和2012 年银幕数量的增长率都超过40%,其中2012 年增长42.6%。电影院也从大中城市向更多城市普及。2012 年底,全国县级城市拥有数字影院近千座,银幕数超过3000 块,县级城市数字影院普及率达到35%以上。
银幕数量的增加使得人们可以越来越方便地观看电影,大量的新增银幕促进了城市观影人次的增长。由于新影院要经过开业期以后的上座率和票价逐步提高的过程,2011 年和2012 年分别新增的大约3000 和3900 张银幕将是2013 年中国的电影票房高增长的保证。
2002-2012年中国银幕数量变动趋势:张
年度  | 银幕数量  | 同比增速  | 
2002年  | 1834  | ——  | 
2003年  | 2285  | 24.6%  | 
2004年  | 2396  | 4.9%  | 
2005年  | 2668  | 11.4%  | 
2006年  | 3034  | 13.7%  | 
2007年  | 3527  | 16.2%  | 
2008年  | 4097  | 16.2%  | 
2009年  | 4723  | 15.3%  | 
2010年  | 6256  | 32.5%  | 
2011年  | 9286  | 48.4%  | 
2012年  | 13118  | 41.3%  | 
资料来源:中企顾问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