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顾问-为中国企业提供精准咨询服务 cction.com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内容标签
全国客服热线(7*24小时)

400-700-9228

(86)010-69365838
 

2024-2030年中国循环经济市场深度评估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http://www.cction.com  2023-10-17 09:53  中企顾问网
2024-2030年中国循环经济市场深度评估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2023-10
  • 价格(元):8000(电子) 8000(纸质) 8500(电子纸质)
  • 出版日期:2023-10
  •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订购电话:400-700-9228 010-69365838
  • 2024-2030年中国循环经济市场深度评估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意义。接着分析了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然后分别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源头、发展基础和发展核心领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随后,报告具体阐述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及企业项目投资案例做了具体分析,最后对其投融资状况和发展前景做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
  • 下载WORD版 下载PDF版 订购单 订购流程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是一种封闭式的发展模式,资源不仅在生产阶段发挥效用,到消费阶段仍然会加大综合利用,不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还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目前,我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企业已超过10万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量约38亿吨,比2012年增加了约17亿吨;废钢铁、再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等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3.85亿吨,比2012年增加了2亿吨以上。2021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超过3万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带动超过3000万人就业。
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文件对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将循环经济全面深度融入美丽中国的建设中,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流通、消费体系;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2021年7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规划》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区动态方面,2022年5月,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现代化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成,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基本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2022年11月,《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实施方案》提到,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线,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目标,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广东提供坚实资源保障。
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循环经济市场深度评估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共十五章。报告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意义。接着分析了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然后分别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源头、发展基础和发展核心领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随后,报告具体阐述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及企业项目投资案例做了具体分析,最后对其投融资状况和发展前景做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工信部、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企顾问网、中企顾问网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循环经济产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循环经济产业相关项目,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循环经济的基本概述
1.1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1.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1.1.2 循环经济的原则
1.1.3 循环经济的优势
1.1.4 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1.2 新时代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内涵
1.2.1 生产端循环
1.2.2 使用端循环
1.2.3 废物端循环
1.3 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1.3.1 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1.3.2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
1.3.3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求
1.3.4 在生态协调中发展的要求
1.3.5 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3.6 可有效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1.4 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
1.4.1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
1.4.2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特征
1.4.3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类型
1.4.4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
1.4.5 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机制
 
第二章 2021-2023年国际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经验
2.1 国际循环经济发展综况
2.1.1 全球循环经济的发展态势
2.1.2 全球循环经济的政策规划
2.1.3 各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律
2.1.4 全球再生资源回收产值规模
2.1.5 主要国家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2.1.6 国际循环经济合作平台建立
2.2 欧盟循环经济发展布局分析
2.2.1 欧盟加快向循环经济转型
2.2.2 新版循环经济行动计划
2.2.3 构建可持续产品政策框架
2.2.4 欧盟循环经济关键领域
2.2.5 循环经济监测指标体系
2.2.6 欧盟循环经济相关提案
2.2.7 欧盟循环经济政策动态
2.2.8 欧盟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启示
2.3 典型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及布局
2.3.1 美国“无废”建设经验分析
2.3.2 荷兰循环经济发展布局
2.3.3 德国规划循环经济路线
2.3.4 丹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3.5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3.6 国际循环经济发展经验
 
第三章 2021-2023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分析
3.1 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相关方
3.1.1 政府
3.1.2 协会/联盟
3.1.3 企业
3.1.4 消费者
3.1.5 高校
3.1.6 基金会
3.2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运行状况
3.2.1 产业发展意义
3.2.2 产业重点环节
3.2.3 产业发展特色
3.2.4 产业发展阶段
3.2.5 产业发展成效
3.2.6 能耗状况分析
3.3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动态分析
3.3.1 青海省
3.3.2 山东省
3.3.3 浙江省
3.3.4 上海市
3.4 互联网助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
3.4.1 互联网的融合渗透加快
3.4.2 循环经济数字服务平台
3.4.3 循环经济网络融资平台
3.4.4 “互联网+”资源再生模式
3.5 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
3.5.1 资源型城市转型迫在眉睫
3.5.2 循环经济是最佳转型模式
3.5.3 循环经济应用的典型实践
3.6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3.6.1 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3.6.2 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3.6.3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3.6.4 循环经济调控政策的问题
3.7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3.7.1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
3.7.2 解决循环经济发展的矛盾
3.7.3 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路径
3.7.4 逐步完善循环经济调控政策
3.7.5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3.7.6 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体系
3.7.7 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3.7.8 构建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要点
3.7.9 进一步需要提高公众参与度
 
第四章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的政策环境
4.1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导向
4.1.1 循环经济政策重要政策汇总
4.1.2 循环经济制度体系建设进展
4.1.3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4.1.4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利好政策
4.1.5 再生资源回收的增值税政策
4.1.6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城市建设
4.2 《循环经济促进法》相关解读
4.2.1 促进法的发展地位
4.2.2 促进法的实施成效
4.2.3 文件修订的必要性
4.2.4 征集法律修订意见
4.2.5 促进法的完善建议
4.3 循环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
4.3.1 总体思路
4.3.2 主要目标
4.3.3 重点任务
4.3.4 重点行动
4.3.5 政策保障
4.3.6 组织实施
4.3.7 规划解读
4.4 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4.4.1 节能降碳工作规划安排
4.4.2 生活垃圾处理建设规划
4.4.3 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意见
4.4.4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方案
4.4.5 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方案
4.4.6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意见
4.4.7 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意见
4.5 地区循环经济政策规划动态
4.5.1 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4.5.2 河北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4.5.3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4.5.4 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4.5.5 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4.5.6 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4.5.7 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4.5.8 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第五章 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源头——资源节约产业
5.1 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5.1.1 资源节约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
5.1.2 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基础
5.1.3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5.1.4 循环经济助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5.2 水资源节约行业分析
5.2.1 节水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5.2.2 节水型社会建设形势
5.2.3 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
5.2.4 节水型社会发展目标
5.2.5 节水型社会布局重点
5.2.6 节水型社会发展问题
5.2.7 节水型社会发展的措施
5.3 能源节约相关产业运行状况
5.3.1 工业节能降碳状况分析
5.3.2 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
5.3.3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加快
5.3.4 建筑节能通用规范发布
5.3.5 余热发电关注度上升
5.3.6 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5.4 土地资源节约利用行业分析
5.4.1 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政策
5.4.2 节约用地得到社会重视
5.4.3 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5.4.4 节地技术和模式分析
5.4.5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状况
5.4.6 土地节约利用的重点
5.4.7 进一步盘活低效用地
 
第六章 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基础——资源分类回收产业
6.1 资源回收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6.2 中国资源回收产业状况分析
6.2.1 资源回收渠道
6.2.2 资源回收规模
6.2.3 企业数量规模
6.2.4 资源回收问题
6.2.5 资源回收趋势
6.3 中国垃圾分类回收产业分析
6.3.1 垃圾分类回收流程
6.3.2 垃圾分类利好政策
6.3.3 垃圾分类行业回顾
6.3.4 小区分类覆盖率
6.3.5 垃圾分类企业数量
6.3.6 分类企业布局情况
6.3.7 典型回收平台分析
6.3.8 分类处理设施建设
6.3.9 垃圾分类发展趋势
6.4 中国细分资源品种回收利用状况分析
6.4.1 废有色金属
6.4.2 废纸
6.4.3 废轮胎
6.4.4 废电池
6.4.5 废玻璃
6.5 可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分析
6.5.1 分散型网络模式
6.5.2 层级型网络模式
6.5.3 柔性管理模式
6.5.4 点对点回收模式
6.5.5 承包协议模式
6.5.6 模式对比分析
6.5.7 模式改进建议
6.6 “互联网+资源回收”发展模式
6.6.1 发展背景
6.6.2 模式介绍
6.6.3 发展状况
6.6.4 典型案例
6.6.5 问题和建议
 
第七章 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核心——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
7.1 资源循环再利用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7.2 中国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分析
7.2.1 驱动因素分析
7.2.2 行业规模分析
7.2.3 行业发展进展
7.2.4 行业发展成果
7.2.5 资源化利用技术
7.2.6 产业发展机遇
7.2.7 产业发展趋势
7.2.8 产业发展困境
7.2.9 产业发展对策
7.3 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财务状况
7.3.1 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经济规模
7.3.2 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7.3.3 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7.3.4 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7.3.5 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7.4 地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布局动态
7.4.1 辽宁省
7.4.2 河北省
7.4.3 山西省
7.4.4 呼和浩特市
7.4.5 重庆市
7.5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
7.5.1 我国农业污染问题严峻
7.5.2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政策
7.5.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途径
7.5.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7.5.5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状况
7.5.6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
7.5.7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规模状况
7.5.8 秸秆收储运综合利用的路径
7.5.9 农业废弃物利用问题及措施
7.6 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
7.6.1 工业固体废物的内涵及分类
7.6.2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成果分析
7.6.3 一般工业固废产量及利用状况
7.6.4 大宗工业固废产量及利用状况
7.6.5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典型模式
7.6.6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研发进展
7.6.7 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
7.6.8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对策建议
7.7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
7.7.1 生活垃圾产生规模
7.7.2 生活垃圾清运规模
7.7.3 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7.7.4 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7.7.5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
7.7.6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7.7.7 垃圾资源化利用目标
7.7.8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措施
7.8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
7.8.1 建筑垃圾基本分类
7.8.2 建筑垃圾主要危害
7.8.3 建筑垃圾产生量规模
7.8.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益
7.8.5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状况
7.8.6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案例
7.8.7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问题
7.8.8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对策
7.8.9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机遇
7.8.10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潜力
 
第八章 2021-2023年中国循环经济相关热点产业分析
8.1 雨水循环利用产业分析
8.1.1 雨水利用产业发展阶段
8.1.2 雨水利用技术应用情况
8.1.3 海绵城市运行原理分析
8.1.4 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8.1.5 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状况
8.1.6 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分析
8.2 土壤修复产业分析
8.2.1 行业特点分析
8.2.2 行业发展政策
8.2.3 发展现状分析
8.2.4 企业发展模式
8.2.5 污染修复技术
8.2.6 行业发展问题
8.2.7 发展潜力分析
8.2.8 行业发展态势
8.3 废弃电器电子资源化利用产业
8.3.1 行业扶持政策
8.3.2 行业发展现状
8.3.3 市场拆除规模
8.3.4 行业效益分析
8.3.5 企业处理能力
8.3.6 基金补贴企业
8.3.7 资源构成分析
8.3.8 行业回收渠道
8.3.9 行业发展机遇
8.4 报废汽车回收与资源化处理行业
8.4.1 行业扶持政策
8.4.2 行业发展价值
8.4.3 行业回收情况
8.4.4 回收价格指数
8.4.5 企业发展规模
8.4.6 税收管理分析
8.4.7 行业发展前景
8.5 废塑料回收再利用行业
8.5.1 行业发展价值
8.5.2 处理形式分类
8.5.3 行业总回收量
8.5.4 行业指数分析
8.5.5 行业发展价格
8.5.6 市场供需分析
8.5.7 节能减排情况
8.5.8 行业发展空间
8.5.9 行业发展前景
 
第九章 2021-2023年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
9.1 煤炭产业
9.1.1 产业运行状况
9.1.2 发展的可行性
9.1.3 循环经济模式
9.1.4 循环经济困境
9.1.5 循环发展路径
9.1.6 企业发展路径
9.1.7 循环发展方向
9.2 钢铁产业
9.2.1 产业运行状况
9.2.2 废钢市场状况
9.2.3 废钢利用目标
9.2.4 循环发展需求
9.2.5 循环发展影响
9.2.6 循环发展优势
9.2.7 循环发展困境
9.2.8 循环发展路径
9.2.9 循环发展方向
9.2.10 发展案例分析
9.3 石化产业
9.3.1 产业运行状况
9.3.2 循环发展需求
9.3.3 循环发展困境
9.3.4 循环发展对策
9.3.5 循环发展路径
9.3.6 循环发展思路
9.3.7 发展案例分析
9.4 电力产业
9.4.1 产业运行状况
9.4.2 循环发展需求
9.4.3 火电循环发展
9.4.4 循环发展优势
9.4.5 企业发展方向
9.4.6 循环发展路径
9.5 纺织产业
9.5.1 产业运行状况
9.5.2 回收规模统计
9.5.3 回收处理综况
9.5.4 回收利用技术
9.5.5 循环利用政策
9.5.6 循环发展要点
9.5.7 废物处理模式
9.5.8 智能生产制造
9.6 化纤产业
9.6.1 产业运行状况
9.6.2 化纤循环发展状况
9.6.3 行业规范企业名单
9.6.4 化纤循环发展形势
9.6.5 化纤循环发展前景
 
第十章 2021-2023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10.1 国外循环经济的典型发展模式
10.1.1 美国循环消费模式
10.1.2 德国双元回收模式
10.1.3 日本立法推进模式
10.1.4 丹麦生态工业园模式
10.2 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层面
10.2.1 企业循环模式
10.2.2 园区循环模式
10.2.3 社会循环模式
10.3 循环经济常见的商业模式
10.3.1 共享模式
10.3.2 租售模式
10.3.3 翻新模式
10.3.4 重复使用模式
10.3.5 原料替代模式
10.3.6 资源再生模式
10.4 循环经济的PPP融资模式
10.4.1 PPP模式的基本分类
10.4.2 PPP模式应用价值分析
10.4.3 PPP项目投资规模分析
10.4.4 PPP应用利好政策分布
10.4.5 循环经济PPP投资项目
10.4.6 PPP模式应用前景展望
10.5 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模式
10.5.1 国内绿色金融政策分析
10.5.2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状况
10.5.3 绿色金融助力循环经济
10.5.4 绿色金融模式应用问题
10.5.5 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10.5.6 绿色金融发展趋势展望
10.6 循环经济供应链金融模式
10.6.1 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及模式
10.6.2 供应链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10.6.3 供应链金融助力循环经济发展
10.6.4 供应链金融体系应用问题
10.6.5 供应链金融体系应用建议
 
第十一章 2021-2023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分析
11.1 园区循环化发展改造分析
11.1.1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含义
11.1.2 园区循环化改造成果分析
11.1.3 园区循环化改造政策发布
11.1.4 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
11.1.5 园区循环化改造空间分析
11.1.6 园区循环改造的主要困难
11.1.7 未来园区循环改造的方向
11.1.8 “十四五”园区循环改造建议
11.2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综况
11.2.1 园区发展模式
11.2.2 园区评价体系
11.2.3 园区发展要求
11.2.4 园区发展环节
11.2.5 园区发展障碍
11.2.6 发展战略选择
11.3 典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11.3.1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11.3.2 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
11.3.3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园区
11.3.4 河北桑德循环经济产业园
11.3.5 高邮苏中循环经济产业园
11.3.6 湖北仙桃市循环经济产业园
11.3.7 湖南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
11.3.8 四川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
11.3.9 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
11.3.10 广西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
11.4 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投资动态分析
11.4.1 广西藤县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11.4.2 华润五华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11.4.3 攀枝花东区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11.4.4 河南汝州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11.4.5 安徽金寨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11.4.6 新疆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11.4.7 昆明五华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11.4.8 云南文山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11.4.9 中俄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第十二章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重点项目投资案例深度解析
12.1 格林美循环经济合作项目
12.1.1 项目投资背景
12.1.2 项目基本概况
12.1.3 项目投资规模
12.1.4 项目合作主体
12.1.5 项目投资内容
12.1.6 项目投资影响
12.2 废旧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
12.2.1 项目投资概况
12.2.2 项目主要内容
12.2.3 项目投资的目
12.2.4 项目投资风险
12.2.5 项目投资影响
12.3 高性能纸基新材料循环经济项目
12.3.1 项目投资概况
12.3.2 项目主要内容
12.3.3 项目投资安排
12.3.4 项目投资可行性
12.3.5 项目投资影响
12.3.6 项目投资风险
12.4 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
12.4.1 项目基本概况
12.4.2 项目投资主体
12.4.3 项目具体内容
12.4.4 项目投资影响
12.4.5 项目投资风险
12.5 生物质能循环利用投资项目
12.5.1 项目投资概述
12.5.2 项目实施主体
12.5.3 项目基本情况
12.5.4 项目投资可行性
12.5.5 项目投资影响
12.6 含铬废渣循环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12.6.1 项目基本情况
12.6.2 项目投资必要性
12.6.3 项目投资可行性
12.6.4 项目备案情况
12.6.5 项目投资概况
12.6.6 项目投资效率
 
第十三章 2021-2023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投融资分析
13.1 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在资源循环利用行业投资动态分析
13.1.1 投资项目综述
13.1.2 投资区域分布
13.1.3 投资模式分析
13.1.4 典型投资案例
13.2 资源循环利用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动态分析
13.2.1 投资规模统计
13.2.2 投资区域分布
13.2.3 投资模式分析
13.2.4 典型投资案例
13.3 循环经济产业投融资特点
13.3.1 循环经济投资状况分析
13.3.2 投融资主体日趋广泛
13.3.3 财税金融支持加强
13.3.4 地区产业基金建立
13.4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融资分析
13.4.1 融资方式
13.4.2 融资困境
13.4.3 融资建议
13.5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融资路径分析
13.5.1 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
13.5.2 投融资模式的多元化
13.5.3 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13.5.4 完善投融资数据统计
 
第十四章 对2024-2030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的投资建议
14.1 对中国循环经济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14.1.1 经济因素
14.1.2 政策因素
14.1.3 市场因素
14.1.4 需求因素
14.1.5 技术因素
14.2 对中国循环经济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14.2.1 技术壁垒
14.2.2 资金壁垒
14.2.3 政策壁垒
14.3 对2024-2030年中国循环经济行业投资风险及投资建议分析
14.3.1 市场风险
14.3.2 技术风险
14.3.3 信息风险
14.3.4 环境与健康风险
14.3.5 道德风险与制度风险
14.3.6 风险叠加与相互作用
14.3.7 风险预防及应对措施
 
第十五章 2024-2030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15.1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15.1.1 循环经济发展面临形势
15.1.2 循环经济战略地位上升
15.1.3 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15.1.4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前景
15.1.5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方向
15.2 “一带一路”下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15.2.1 “一带一路”战略内涵及意义
15.2.2 “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成效
15.2.3 循环经济契合科学建设要求
15.2.4 推广应用循环发展模式的路径
15.3 “双碳”背景下循环经济发展前景
15.3.1 “双碳”目标基本概述
15.3.2 循环经济实现碳中和的发展价值
15.3.3 循环经济对碳减排的贡献率预测
15.3.4 循环经济实现碳中和的发展路径
15.3.5 循环经济实现碳中和面临的困难
15.3.6 循环经济实现碳中和的对策建议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修订)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附录三:“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
附录四: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图表目录
图表1 循环经济系统
图表2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图表3 新时代下循环经济发展的10R循环模式
图表4 循环经济产业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表5 2018-2021年发达国家加速出台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图表6 海外塑料包装回收政策与电池回收体系相对完善
图表7 国外主要国家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分析
图表8 欧洲绿色新政(The European Green Deal)主要内容
图表9 欧洲循环经济计划覆盖范围
图表10 欧盟新循环经济行动计划(CEAP)的行动时间表
图表11 欧盟新循环经济行动计划(CEAP)的行动时间表(续)
图表12 欧盟现行的循环经济法规及标准列表
图表13 重点领域的政策要点
图表14 欧洲循环经济监测指标体系
图表15 欧盟循环经济行动计划(CEAP)
图表16 电池法规主要采取的13项措施
图表17 欧盟《电池法规》确定的主要内容
图表18 电池法规对碳足迹修改内容
图表19 《电池法规》将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监管
图表20 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的相关高校
图表21 2021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图表22 浙江省园区循环化改造验收情况表
图表23 浙江省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基地)验收情况表
图表24 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梳理
图表25 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梳理(续)
图表26 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即征即退增值税退税比例上调
图表27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名额安排
图表28 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图表29 浙江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图表30 “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目标指标

关于中企顾问

  作为中企顾问咨询集团核心基础研究机构,中企顾问不懈地致力于互联网经济领域基础性行业研究、研究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及数据挖掘,以此实现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企顾问下设行业研究、创新研发和企业研究三个部门,通过众多分析师的不断积累,已发展成为国内权威的互联网经济研究团队,每年发布各类权威报告超过70份,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了解详细>>

微信客服

订购流程

⒈选择报告
① 按行业浏览 
② 按名称或内容关键字查询
 
⒉订购方式
① 电话购买 
拔打中企顾问网客服电话010-69365838
② 在线订购 
点击“在线订购”进行报告订购,我们的客服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③ 邮件订购 
发送邮件到kefu@gonyn.com,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⒊签订协议
您可以从网上下载“报告订购协议”或我们邮寄报告订购协议给您;
 
⒋付款方式 
通过银行转账、网上银行、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转账底单后,1-3个工作日内将产品发送给您;